办公室里“说话”的艺术,不是指口若悬河、高谈阔论的技巧,那叫“讲话”。我觉得,对于办公室人来说,讲得头头是道、动人心弦固然是种能力,说的人笑容满面、办公室里暖意融融却更是基本素质,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是开展工作、个人进步的前提。都说办公室政治很复杂,办公室里人际关系很难搞,但透过现象看本质,人际关系说白了就是管理别人情绪的艺术,没有什么比常常说出钻到别人心窝里的体己话儿更能俘获人心了。
说话的道理很难穷尽,这方面的技巧和规矩要细数起来可能有千万言。俗话说得好,真理常常是简单的,规矩太多太繁就相当于没有规矩。在我看来,初入职场,在办公室里说话,只要先掌握好“请”和“您”两个字,不敢说从此包打天下,至少自由行走是问题不大了。

01 ◆  多说“请”

先说说“请”字。“请”本来是个十分常见的语气动词、礼貌用语,适用于各种场合和语境,用来表达请示和尊敬之意。
然而不知从何时起,请字在我们的日常对话中越来越难寻踪迹:请问变成了“哎,我问一下”,请坐变成了“坐吧”,请求变成了“这个事你帮我弄一下”,直接又粗鲁。 
你若希望被认为是一个举止得体的人,那就一定要多多使用“请”字,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多说“请”“麻烦了”等礼貌用语。看上去一字之差,其实“有请”和“没请”之间横亘的是重视与忽略、尊重与轻视的鸿沟,简单的一个“请”字,就能让对方感觉到他是被重视,被尊重的。

02 ◆  多称“您”

再说说“您”字。对大多数北京的爷们来说,“您”就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,毫无压力,用起来肆无忌惮。
就是面对食堂打菜的阿姨,“您”字也是脱口而出,当遇到麻烦时候,我们说“麻烦您哪或者劳驾您哪”让人打心里觉得这人实诚;别人无论帮助咱们结果怎么样,一定要说三个字“谢谢您”,不为别的,就为人家出力;指出别人办事的方法不对,我们可以说:“您这事儿可不能这么办。”即使碰见厌恶的人,也会这样对他说:“您放心,咱们走着瞧。”展现出大气、宽容。
但“您”字,大家可能可能会让自己感觉羞羞答答,即使对长辈,也还是你、你、你,“您”字会让自己感觉对方太高,自己太矮,态度太谄媚。“您”字很简单,难的是克服心理障碍。
我不认为“您”代表的是阿谀奉承和拍马屁的价值观,也不提倡大家做这种事情。其实,“您”字本质的东西并不是这个,它强调的是照顾和理解他人,这也是会说话的本质。

图片

 

03 ◆  办公室里必会的几句口头禅

# “明白了,我马上就办!”
领导的指示下来了,你该怎么应答?轻描淡写的“嗯”“行”“知道了”“尽量吧”只会让领导心里打鼓:这小子到底知不知道要干吗,到底能不能干好?这不是一种让人放心和信赖的说话方式。
领导也是人,把事情交给你办,也会有怀疑和焦虑,你要做的就是用话语去打破这种焦虑。对于领导的指示,一定要第一时间迅速回应,夸张些说,就是要让领导听了你的应答产生出一种感觉——一种你对接下来的安排成竹在胸,马上就要一个箭步冲出去落实指示的既视感。
“我明白了”,表示你已经完全领会了领导的意图,不会跑偏,而“我马上去办”“我马上处理”,这样冷静、迅速的应对方案才是领导想听的,“马上”会令领导直觉地认为你是名有效率、听话的好部属。相反,犹豫不决的态度只会惹得责任本就繁重的领导不快,这点事都不敢答应,还指望我给你加什么担子。
你是专家,你的帮助太重要了!”
在办公室混,小到打字复印、迎来送往,大到组织活动、起草文稿,都免不了需要同事或外人的帮衬。比如,稿子写好了,想请同事帮忙看看有没有语病和错别字,怎么开口才能让人家心甘情愿地助你一臂之力呢?
强调他的帮助对你很重要。“你的文字能力强,你看过的肯定没问题!”“你写东西很棒,不看一遍我心里没谱,你看一遍我才放心!”别人一听这话,得,原来我这么重要,离了我事情还办不成了,相信他无论如何也不好意思拒绝你,说不定还会把自己手头的工作放下来先帮你呢。
 “您对这个事怎么看?”
跟领导单独乘车或乘电梯常常让人感到局促,你不得不说点话以避免冷清尴尬的局面。说点生活的话题吧,你跟领导差十好几岁,有代沟,况且也不想留给领导一个玩物丧志的印象;说工作吧,又怕言多必失,不知哪句话就触怒了领导。
此时,最恰当的莫过于聊一个跟单位发展有关,而又发人深省的话题。你想想,一般来讲,领导都不是内向冷僻的人,当领导时间长了,总有点教导别人、发表看法的瘾,这时你问一个他关心又熟知的问题,当他滔滔不绝地诉说心得的时候,你不仅获益良多,也会让他对你的求知上进之心刮目相看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